六月13下午,和小春在公園裡邊跳邊實驗,編了一段舞。
公園中間有一塊空地,是拼接的石磚地板,石磚的摩擦力很大但算是平整,我們計劃下地板的動作就先以站立的流動代替,以避免腿部擦傷。空地四周坐滿了下午來公園乘涼放鬆的人,我們緩緩來到空地中心,大家互看幾下後若無其事的就開始了,好像經常做這種事的感覺。
我們花了一點時間聽音樂,讓音樂再重新進入身體裡面,剛開始跳的時候身體有點無法伸展開來,可能是對地面質地很陌生而產生的恐懼感造成,所以決定和小春在原地先跑跑跳跳,跟地板能和睦相處後再重新開始。
我們很快排練完之前的進度後,秀潔老師給了我們有方向性前進的旋轉讓我們嘗試,我們練習完都暈得站不直,更何況是要直線前進,加上前進之前在原地已經轉了五六圈。
有關於旋轉,練習靈動氣功時,身體的內氣原本就會帶著身體以高速旋轉,意識越放鬆身體越能跟隨內在氣流的導引舞動,像旋轉的竹蜻蜓一樣輕盈地快要飛起來,而且這樣轉動可以持續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以上,原本身體感覺沈重的地方因為旋轉而變得輕鬆起來,旋轉很久都不會累也不會暈。
和小春討論原地旋轉的感覺時,她分享自己曾經學習蘇菲旋舞的經驗,發現我們都可以進入長時間旋轉的狀態,能夠不感覺暈眩是因為旋轉時我們回到了自己的“中心”,所有感官意識的焦點都收回來到我們的能量體本身,我們去“感覺”旋轉,而不去操作旋轉這個動作。回到能量中心的旋轉感覺像是旋進了另一個空間中,像是在夢裡面,我們看起來很活躍的在作夢。
旋轉的這段舞,最後暫定以我們原地旋轉將雙手展開飄浮起告一段落。我們繼續接下來的編舞工作。
發展元素是韋瓦第四季中的夏,中後段中提琴的節奏旋律,旋律裡有重複的短短長音,或是短短短長音,我和小春一邊聽音樂一邊用身體嘗試各種動作的可能。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共同的特質,聽到音樂會自然的生長出流動的線條,而且我們很能享受音樂與自己的身體。有很多後來發展出來的動作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編出的舞。
另一個發展元素是的玩的過程中發現的:我的長裙。2013年在印度Goa的市集裡我愛上了這件藍色鑲小圓鏡的裙子,當時看到它的想法就是:有一天我要穿著它跳舞。事隔一年,我真的穿它跳過幾次舞,因為裙子的長度很長,棉麻的質料很挺,旋轉時重量也夠,會以很美的弧度飄起來。衣服是會給人能量的,我穿著這件裙子時很自然地會想用各種方式把裙子甩起來,感覺像鳥類想把自己最美麗的羽毛露出來一樣。
以這兩個發展元素,我們邊玩邊實驗我們的舞,跳累了變成一個人跳另一人在旁邊休息觀察,順便重播音樂,兩個人就這樣輪流。兩人一起編舞的好玩就在這裡,跳舞的人可以盡情嘗試身體,觀察的人可以抓住對方瞬間、有時甚至不經意發展出的動作,將它試圖重現。兩人的工作方式讓身體的靈感很容易被看見而且能夠被重複演練、變形生出更多可能性。
我們用彼此發展出的動作編出十個小節的舞蹈,中間有好幾次排列重組、重編、輪流跳,才決定一個比較流暢完整的版本。整段排完之後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但是感覺好滿足。
大約兩個禮拜前,我和老師發展動作時就發現兩人編舞的形式是一個幫助我編舞很好的工具,當時老師能在很短時間內重現我剛隨意跳的舞,但對我自己而言,要重現是有困難度的,因為發展動作時把注意力都放在身體的感受上,看不見整體的形狀。看見老師能快速重現我的舞,就默默祈禱能夠再度以兩個人的方式發展動作,沒想到過兩個星期就實現了,而且工作夥伴是能量上很接近的,我和小春發展動作的速度與吞食消化對方動作的速度都非常快,所以能順利又開心的編完一段舞。
很想感謝宇宙送我這個編舞夥伴。